或許一般人不太理解,但我們能在電視上看到的職業棒球選手們,通常都是萬中選一的存在,不管你在學生時期名氣多響亮,或甚至進入職業後曾經投出或打出亮眼的表現,只要你拿不出成績了,那一切都是枉然,也正是因為職業舞臺的殘酷,才會讓臺灣棒球場上出現過許多「流星」般的選手。 今天「棒球場上的流星」要帶大家來看的全壘打王等級的重砲手,他與最近關注度非常高的「大王」王柏融有著相同的經歷,都是在臺灣打出身手後被日本職棒給網羅。 大王|圖片來源:運動視界圖輯 更準確地來說,他是透過一樁「跨國交易案」,風光前往日本的。 只不過,短短一年的時間陳文賓就打包回臺,結果球感全失,2006年就因為不願被降下二軍調整,遭到中信鯨放入讓渡名單中,也離開了中華職棒,成為棒球場上的流星。 說起陳文賓開始打棒球的背景,勢必得從他11歲那年加入復興國小少棒隊開始說起,出生自屏東的他,家境並不是太好,當時父親聽到棒球隊可以「包吃包住」,就二話不說把陳文賓交給了少棒隊教練。 體型魁武的他,有著188公分的身高,但對於擔任捕手的他而言,卻會造成「守備動作過大而延誤阻殺」的影響,高中自臺中的新民中學畢業後,進入了陸光棒球隊,與陳瑞昌共同肩負本壘大關。 離開陸光後入選了中華奧運培訓隊的45人名單,陳文賓卻在1995年遭到培訓第一隊的釋出,加上第二隊遲遲尚未成軍,使得他頓時無球可打,所以獅隊領隊郭俊男便找上了陳文賓,邀請他來統一獅隊擔任練習生。 中華職棒當年還有一種叫做「特考」的制度,原本限制登錄一名的特考制,也在1996年多開放了一個名額,
捕魚機
陳文賓就與吳俊良一同加入了統一獅隊,開始了他的職棒生涯。 由於身形實在太搶眼,陳文賓進職棒後一度被看好能成為臺灣早期少見的攻擊型捕手,但新人年在獅隊55場的出賽中只繳出不到兩成的打擊率,被三振率高達24.7%,打擊死角相當明顯,而且獅隊當時已有了攻守俱佳的「大目」曾智偵蹲捕,他的發展空間明顯受到限制。 隔年轉換守位來到一壘防區,陳文賓的打擊火力也開始有了起色,想不到就在季中,獅隊主動發起交易,選擇將他送到了興農牛隊,換來林朝煌,這也是陳文賓生涯中「第一次」被交易。 根據當時的報導,其實陳文賓自己早就向獅隊提過要去牛隊的想法,認為在那裡的機會會比較多一點,而林朝煌本來也就無心留在牛隊,所以雙方一拍即合,
來勝娛樂城
才完成了這筆交易。 進入牛隊後大部分時間仍鎮守一壘的他,陸續也接觸過三壘及外野的防區,甚至也有再回去當過捕手,而陳文賓也確實站穩了牛隊的先發位子,連三季出賽場數突破80場,並在1999-2000年連續繳出單季十轟的的成績,且收下一座一壘最佳十人獎,長打能力逐漸嶄露了出來。 然而,當時興農牛的本土投手戰力薄弱,普遍球速都落在140以下,而陳文賓曾在明星賽的「野手速球王」中丟出145公里,加上接捕時回傳球就能輕鬆丟到140以上,也吸引到了當時的總教練王俊郎注意,讓他在2000年球季結束後「棄打從投」。 經過春訓的苦練後,大約半年左右的時間,陳文賓就在2001年球季以投手身份登板,而且投起球來還真有這麼一回事,雖然變化球種類比較少,但球速仍具有一定的壓制力,當年合計14場出賽拿下3勝5敗防禦率4.17的成績,絲毫不遜於其他隊的本土投手。 「當投手簡單,當打者有趣」,陳文賓認為,投手只要把控球練好,照捕手指示去丟就可以,而且先發投手一場可以休息一個星期的時間,但打者不同,打跑守都要練,還要執行戰術,要記很多東西,雖然困難但很有意思。 事實上,除了投手以外,陳文賓可以說是中職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全能工具人,除了二壘及游擊以外,他生涯中曾有過7個不同的守位紀錄,更是少見的「投捕兼具」代表人物。 只不過,半路出家的投手,終究還是比不上專職的投手,在2001年季中,和信鯨隊因為隊上的捕手戰力缺乏,希望能找來陳文賓補強,而牛隊也屬意何紀賢來強化土投戰力,所以雙方達成共識,也是陳文賓生涯「第二次」遭到交易。 前往和信鯨後,陳文賓恢復了打者的身份,並在這裡站上職棒生涯的最頂峰,第一年轉到鯨隊專職捕手的他,繳出的打擊率卻是自新人年之後第二度跌破兩成,鯨隊也為了分擔他的壓力,讓他到外野防區去找手感。 陳文賓|圖片來源:CPBT TV截圖 想不到專職外野後,陳文賓在2002年打擊大爆發,當年度一軍的例行賽還只有90場,陳文賓就扛了26發紅不讓,打破中職本土最多轟的紀錄,換算全壘打率是10.88,
大撈家娛樂城
時至今日也只有高國輝在2014年的10.44比他出色。 當年度收下生涯首座全壘打王獎項,陳文賓優異的長打火力受到了日本職棒球團的注意,赴日參與大榮鷹隊的秋訓,
線上娛樂城體驗金
原本蔡仲南也要一起去,但他卻因為膝蓋受傷而忍痛放棄。 而陳文賓則是在王貞治監督的見證下通過了測試,確定以年薪800萬日幣加盟了大榮鷹,而且原本鷹隊是要多付3000萬日圓的轉隊費買斷合約,但中信鯨卻不願意販賣選手,希望是以「跨國交易」的名義達成共識,所以最終換來了捕手笹川隆,並以象徵性的「1元」當作轉隊費,也是陳文賓生涯「第三次」被交易。 冠上「臺灣鷹雄」的名號,陳文賓當時赴日的期待值,基本上跟現在的王柏融是不相上下的,從春訓開始的表現就受到高度關注,所以臺灣媒體都爭相報導,而且他還在訓練時敲出過飛越中外野計分板的特大號全壘打,連當時鷹隊的打擊教練新井宏昌都大為讚賞。 春訓都能被排上先發的他,雖然一度碰到食物中毒而休養一段時間,開季也從二軍出發,但陳文賓卻在四月份繳出破四成的打擊率附帶五轟,收下了太平洋聯盟的二軍單月MVP,因而獲得了五月份升上一軍的機會。 只可惜,換來的只有兩場出賽合計四個打席的機會,隨即又被下放二軍,就這樣一路待到球季結束,再無表現的機會,陳文賓後來也提過,當時大榮鷹一、二軍教練團有派系不合的問題,一軍教練希望他改動作,二軍教練則是責備他為什麼要改,一來一往之間也對他造成不小的影響。 而且,在03年球季結束後,陳文賓當時本來有一個可以跟二軍守備教練一同前往歐力士的機會,卻因為赴日的合約上有註明「若離開大榮須回中信,否則罰款臺幣800萬元」的條款,
戰神塞特
最終也錯失了持續旅日的機會,只能回到老東家中信鯨打球。 談起這段旅日的經歷,陳文賓也透露,日職二軍的訓練非常嚴謹且情蒐資量相當多,不光是賽前,甚至連賽後都必須留下來特打500球,每天從早上9點左右到深夜,日復一日的生活也讓他幾乎筋疲力盡。 而且在日本秋訓時期,對於氣溫寒冷這件事非常不適應,一度是在三個星期內暴瘦七公斤,只是他非常清楚自己代表的是中信鯨、中華職棒、甚至是整個臺灣棒球,背後的重擔讓他必須讓自己努力堅持下去。 恩…這種感覺,我相信現在人在北海道的大王應該也能充分明白。 回鍋中信鯨的陳文賓,起初還把年度目標定在「單季30轟」,卻因為總教練已經從林仲秋換成了徐生明,對於他的定位也有所改變,徐總希望他能回到捕手的位子,所以他也放下「爭奪全壘打王」的念頭,專心以守備與配球為主。 只是這個舉動等同於自廢武功,歷年來蹲捕時打擊成績就會下滑的陳文賓,即便旅日後也沒有打破這個慣例,雖然下半季漸入佳境,但整年度也不過才7轟,打擊率0.270,整體身手退化成了旅日前的他,加上年齡漸長,也慢慢被排除在球隊藍圖內。 2006年,是他在職業舞臺上的最後一年,新任總教練李來發一度將陳文賓擺上中心打線,試圖給他機會反彈,但開季以來17場的出賽卻僅打出0.191的打擊率,並於四月底被降下二軍,除了薪水被打了折扣以外,他自己的自尊心也過不太去,後來與球團協議後,被放到了讓渡名單。 評估過自己的棒球生涯也差不多要走到盡頭了,陳文賓選擇與朋友合夥做生意,就這樣卸下了球員身份,同時也到基層去擔任教練,從少棒、青少棒、青棒及成棒體系都有待過,甚至也把「職棒總教練」當成他人生的新目標。 只不過,基層棒球支付的教練費,與球員時期的薪水相去甚遠,加上女兒的出生,讓陳文賓決定放下他最愛的棒球,尋找更多收入來源,後來進入了從未接觸過的保險業,並改名為「陳敬男」,一切從0開始。 起初處處碰壁的他,光是保險業務員的證照就考了11次,
BINGOBINGO
但陳文賓始終沒有放棄,透過陪客戶聊棒球,還有與他們的孩子打球拉近距離,慢慢地累積人脈,現在的年收入絲毫不比球員時期來得低,成功開創了生涯的第二春。喜歡我的文章,也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,我會用影音讓你更認識體育。FB搜尋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想參與更多棒球討論?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-什麼都聊廢文區!更多棒球場上的流星: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守護神篇:許銘倢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王牌投手篇:宋肇基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旅日巨投篇:林恩宇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旅日巨投篇:姜建銘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當家外野篇:陳冠任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當家外野篇:黃龍義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超級獅王篇:曹竣崵封面來源:CPBT TV截圖,